TL;DR: 此後續文章將深入探討如何識別受操控的財務報表。雖然削減成本可以誇大利潤,但複雜的詐欺通常涉及透過與空殼公司進行循環交易來創造虛假收入,以建立更可信的成長故事。密切注意應收帳款 (AR) - 如果虛假利潤未被掩蓋或資金被抽走,應收帳款就會膨脹。當高應收帳款突然下降,而固定資產 (PP&E) 或長期投資卻可疑地飆升時,就會亮起紅燈,顯示有人試圖隱藏誇大的應收帳款。最後,這些計劃往往會因為現金流問題而崩潰。
(免責聲明:如前所述,本系列是用於教育目的,幫助您發現潛在的財務違規行為,不是教授欺詐行為。偵測和調查詐欺應該交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處理。
大家好,我是 James。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七個可能顯示「偽造帳目」的基本紅旗。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更先進,但不幸的是,也是最常見的,用來製造誤導性的美好財務圖畫的技巧。
儘管企業可以試圖透過人為降低成本或支出來提高利潤,但這通常會立即引起警示 - 成本或支出比率變得異常低,並招致審查。另一種更隱蔽的方法通常被視為財務操控的「王道」("royal road"),涉及 捏造收入與相關成本,以創造看似「合理」的營業利潤增長。
為什麼要專注於營收?因為股價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夢想之上 - 公司會持續成長、利潤會持續增加的夢想。虛構營收直接助長了這種說法,可以說更能達到欺騙尋求成長故事的投資人的目的。😈
虛假收入的剖析:循環交易
大量虛假收入是如何產生的?通常,這涉及使用不存在的存貨和相關或空殼公司 (「人頭公司」) 網絡的複雜計畫。以下是一個簡化的概念範例:
- 設定:一家想要誇大數字的公司(「FraudCo」)安排與受控實體(姑且稱之為 Shell A 和 Shell B)進行交易。
- 第一輪:欺詐公司以 100 萬美元從 Shell B 「購買 」不存在的貨物(創建 100 萬美元的應付賬款 - AP)。然後詐欺公司以 120 萬美元的價格將這些貨物 「賣 」給 Shell A(記錄 120 萬美元的收入和 20 萬美元的利潤,產生 120 萬美元的應收賬款 - AR)。Shell A 然後可能會以 120 萬美元將貨品「賣」回給 Shell B,以完成紙上的循環。
- 重複:FraudCo 然後以 120 萬美元的價格從 Shell B 「買 」回相同的偽造貨物,再以 140 萬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 Shell A(再記錄 140 萬美元的收入,20 萬美元的利潤),如此類推。這個循環可以無止境地重複,以產生幾乎任何所需的紙上收入和利潤水平。
- 現金洗牌:在某些時候,通常會安排現金轉帳,以清除空殼公司之間相互抵銷的應付賬款和應收賬款。然而,在 FraudCo 的帳目中,利潤部分(第一輪的 20 萬美元,加上後來的偽造利潤)仍然停留在應收帳款中。
- 堵塞漏洞:最後一步?老闆或所有者通常需要向公司注入自己的現金,也許偽裝成資本貢獻或貸款償還,以最終清除懸而未決的假利潤。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操縱成功地抬高了股價,讓老闆以高利潤出售股票,那麼使用這些非法所得的一部分來彌補會計差異,就被視為防止計劃瓦解的必要成本。
應收帳款:詐欺往往藏身之處
這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觀察領域:應收帳款 (AR)。偽造收入計劃通常會導致 AR 結餘大幅膨脹,主要原因有二:
- 累積虛假利潤:如果老闆沒有或無法立即注入現金,以支付每個交易週期所產生的虛假利潤,這筆款項就會一直留在 AR 結餘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加。
- 挪用資金:需要大筆資金作私人用途(如股市投機)的老闆可能會利用這些虛假交易的時機。他們可以安排 FraudCo 盡快向空殼公司支付(虛假的)AP,同時延遲收取(虛假的)AR。這種時間上的差異有效地讓他們從公司抽走現金。挪用(挪用)的現金越多,由於 「收款 」滯後,AR 結餘就越高。
當然,過高或快速成長的 AR 會讓稽核人員和投資人亮起紅燈。
貝殼遊戲:讓 High AR 消失
那麼,公司如何試圖隱藏可疑的龐大 AR 結餘?試圖將其轉換為資產負債表上其他較少審查的資產。主要的「解決方案」涉及旨在轉移結餘的交易:
- 轉入固定資產 (PP&E):公司可能會以嚴重誇大的價格向關聯方購買財產、工廠或設備。用於購買的現金有效地清除了一些 AR(如果賣方是計劃的一部分或匯回資金),將高估的價值轉入 PP&E 帳戶。
- 長期投資:與 PP&E 類似,公司可能會以誇大的估值對其他實體(通常是關聯方)進行有問題的投資,以掩飾不良的 AR。
- 雜項資產:有時候,模糊的「其他資產」類別會被用來掩埋有問題的結餘。
關鍵信號:如果一家公司在幾個期間內報告了異常高的 AR,然後在某個期間內 AR 結餘突然 大幅下降,而在同一期間內,PP&E 或長期投資顯示 正常增加,且沒有明確、令人信服的業務理由,則要極度警惕。
必然的結局:十個茶壺九個蓋
古語有云:「十個茶壺九個蓋」:"十個茶壺九個蓋。這表示您可以隨意改變,但最終還是無法涵蓋一切。這些複雜的詐騙計畫需要不斷地變戲法,最重要的是需要現金流。
大多數從事大規模會計欺詐的公司最終都會倒閉,這並不是因為審計師最終揭露了每個細節,而是因為他們的現金鏈斷裂了。計劃變得過於複雜,所需的現金注入過大,或者市場條件發生變化,使得假象無法持續。
如果您檢視近年來慘敗的上市公司年報,往往會發現許多本系列所討論的警示訊號,都是導致這些公司滅亡的原因。
好孩子不要學系列:「如何識穿做數:進階篇」
//本系列會說明一些常見的「做數」方法,但目的並非叫你學會「做數」,呢啲事留番俾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就好。相反,這系列是為了讓你更有能力去發現舞弊的「蛛絲馬跡」。//
上回講到,有7招去拆穿「靚」數,今回將更深入地教大家如何拆穿可疑操作。
上市公司要創造利潤,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透過創造收入。利潤主要透過「收入-成本-費用」來的,做數如果是透過減少成本或費用來創造利潤,會因為成本率或費用率異常低而俾人踢爆。透過創造收入及成本產生「合理的正常營業利潤」先係王道。
股票價格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建立在夢想上,這個夢想就是公司會繼續成長,獲利會繼續增加。所以做數如果不透過創造收入的話,點對得住受騙的投資者。😈
創造收入的方式通常是找一批不存在的存貨,然後安排幾個人頭公司來交易這批貨。
例子如下: 做數公司先以100萬元,向B公司購入一批貨,然後將這批貨以120萬元賣給A公司,A公司接着再以120萬轉回給B公司,從而完成收入增加120萬、利潤增加20萬的做數工程。接着做數公司再以120萬元,向B公司買回這批貨,再以140萬元賣給A公司。如此重複再重複,重複又重複,就可以創造出要幾多有幾多嘅收入與利潤的財務數據。
之後透過一筆現金,將應收帳款與應付帳款對沖,對沖之後在應收帳款只會留下利潤,以上例第一筆交易來說就是20萬。最後一步就是老闆攞錢出嚟,將利潤這個缺口填咗佢。
老闆點解願意攞錢出嚟?如果做數目的,是要藉此拉抬股價賺錢。如果老闆真的因此賺到錢,他從賺的錢中拿一部份出嚟把洞補上,是以免東窗事發的應有之義。
「要注意應收帳款」
做數導致應收帳款大增(receivable) 的原因有二: 一、老闆若沒有即時拿錢來填虛假利潤,藏在應收帳款裏的虛假利潤金額就會越來越高。 二、應收帳款被挪用:炒股票需要巨額的資金,當老闆資金不足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時間差攻擊:早付假交易中的應付帳款給人頭公司、晚收應收帳款方式,來挪用公司的資金去炒股。挪用金額越多,應收帳款金額就越高。
應收帳款過高,可能被懷疑做假帳外,也會引起核數師注意及嚴查。
「解決」的方法主要有3種:將「應收帳款」轉成「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長期投資」、「現金」及雜項資產。
如果公司的應收帳款不合理,但應收帳款突然在某一個時點消失咗,而「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卻大幅增加,有可能是以高於市價方式購入資產(例如設備),迂迴地將過高的應收帳款轉入此會計科目了。
10個茶壺9個蓋。大部份做數做到收皮嘅公司都係因為資金鏈斷裂,大家有興趣攞最近幾年出事嘅上市公司嘅年報睇吓就會發現全部都有以上徵兆。
瞭解這些模式並不是妄想症,而是負責任的領導、勤勉的投資,以及維護我們金融體系的完整性。深入觀察、提出關鍵性的問題,永遠不要停止學習。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