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即為妖最後這一部分的重點在於實際操作上的紅旗,這些紅旗通常會伴隨著財務操控。除了分析財務報表(現金流量、AR/AP 等)之外,還要尋找在營運上看似「不正常」的事情(「反常即為妖」- 異常意味著麻煩)。主要跡象包括:大筆現金交易、不尋常的現金流方向 (例如,付款給客戶)、業務範圍突然劇變、新合作夥伴無法解釋的主導地位、支付預付款卻從未收到貨物、過度陳舊的存貨、專案成本在完成後仍被資本化、供應商疑似長時間未付款而沒有後果,以及在季度/年度結束時收入急遽、不自然地激增。總是質疑異常現象。
(最後免責提醒:本系列純粹用於教育意識,幫助您識別潛在的紅旗。它不是實施欺詐的指南,也不能在出現嚴重問題時取代專業的法務會計。
大家好,我是 James,這是我們「偽造書籍」系列的最後一部分。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涵蓋了基礎檢查以及涉及收入操控和資產負債表扭曲的更先進技巧。分析現金流量、銷售合約、應收帳款、應付帳款,並應用這些最初的「7 招」,可以揭露許多在財務報表上直接可見的問題。
然而,有些操縱是更微妙的,隱藏在公司的日常運作中。要發現這些情況,就不能只看數字,而要運用嚴謹的 「嗅覺測試」。中國古代典籍《左傳》中有一段睿智的論述:"反常者,人之常情也:「反常即為妖」(fǎn cháng jí wéi yāo)--反常意味著麻煩(或字面意思是妖怪)。當事情嚴重偏離正常的商業慣例而又沒有合乎邏輯的解釋時,就是深入調查的時候了。
帳簿之外:需注意的營運異常現象
以下是九個實用的營運紅旗,應該要提出問題:
- 過多的大額現金交易:在現今的數位經濟中,合法企業很少使用實體現金進行頻繁的大額交易。大量現金轉手可能是帳外交易或洗錢的跡象。
- 反向現金流方向:通常,現金流入客戶,流出供應商。如果你看到大量現金流出給客戶(超出正常的退款),或大筆款項流入供應商(與融資無關),這是非常不規則的,需要解釋。
- 突然、無法解釋的業務範圍變更:一家公司在一夜之間從根本上改變其核心業務(例如,餐廳突然變成藝術品交易中心),卻沒有明確的策略理由或轉型計畫,是很可疑的。這是真正的轉向,還是試圖掩飾過去的績效或注入不相關/捏造的收入來源?
- 新的/不知名的合作夥伴突然壟斷市場:如果先前不知名的供應商或客戶突然在公司的採購或銷售額中佔了很大的比例,請進一步調查。它是合法的主要交易,還是專為詐欺交易而設立的關聯方/空殼公司?
- 預付款項但未收到貨物:預先支付供應商(預付款項)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公司預付了大量款項,但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後卻從未收到相應的貨物或服務,這可能表示公司進行了虛假採購,目的是將現金抽走。
- 過度陳舊的存貨:持有存貨(「坐貨」)是業務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存貨長時間(所舉的例子是超過六個月,但這取決於行業)沒有被撇帳或關閉,就表示它可能已經過時、被高估,或甚至根本不存在(虛擬存貨)。
- 閒置資本化專案成本:對於大型專案(如建築、軟體開發),在專案期間將某些成本資本化為資產是標準的會計處理方式。然而,一旦專案完成或放棄,這些成本就應該適當地支出或重新分類。如果重要的專案相關資產在專案結束後仍長期停留在資產負債表上,這可能是隱藏支出的一種方式。
- 供應商容忍付款的極端延遲:雖然延長供應商付款(「拖數」)的情況時有發生,但如果公司持續延遲支付主要供應商的款項達非常長的時間(例如六個月或以上),卻沒有面對訴訟、停止出貨或其他嚴重後果,這可能表示供應商關係並非公平交易(也許是關聯方),或是責任本身並非完全合法。
- 不尋常的季末/年末收入激增:有些企業有自然的季節性。但是,在報告期間(季末或年末)的最後時刻,持續出現大量、無法解釋的收入激增,可能是渠道填充(強制向經銷商提供過剩存貨)的警號,或者更糟糕的是,僅僅為了達到財務目標而虛構銷售額。
簡單問題的力量
通常,要發現問題,只需就這些異常情況提出簡單且符合常識的問題,尤其是在收購或合併的盡職調查期間。我記得有一次我問到一個客戶,他竟然佔了目標公司一半的業務。看起來天真無邪,但卻很有啟發性的答案是什麼?「係親戚嚟嘅」(「係親戚......」) - 說得好像這是世界上最平常不過的事(就好像他們吃了哆啦A夢裡的「誠實豆沙包」一樣!)。有時候,對於奇怪的情況,最直接的問題會產生最重要的答案。
好孩子不要學系列:「如何識穿做數:實戰篇」
//本系列會說明一些常見的「做數」方法,但目的並非叫你學會「做數」,呢啲事留番俾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就好。相反,這系列是為了讓你更有能力去發現舞弊的「蛛絲馬跡」。//
「左傳:反常即為妖」
睇一間公司嘅財務狀況,睇資金帳流、銷售合同、應收帳款、應付款費用等,再用入門篇嘅7招,大部份財務報表上問題都會睇到。但係有好多細節及營運問題就要了解「反常點」嘞。
- 「大額現金交易」
- 「公司同客收錢,俾錢供應商係正常;倒轉呢?」
- 「業務經營範圍」做緊餐廳生意,突然轉做Art Trading.
- 「突然有新嘅供應商或新客戶佔咗大比例生意」
- 「買嘢預付款係正常,但係預付款收唔到貨就唔正常。」
- 「坐貨係正常,坐超過半年就唔正常。」
- 「做大型項目將開支變流動資產(例:建築項目保證金)就正常;項目完咗冇轉翻嚟就唔正常。」
- 「拖供應商數正常,但係拖咗半年唔使還就唔正常。」
- 「收入有季節性就正常,但係每次季尾年尾突然間暴增就唔正常。」
通常去到被收購、合併公司都會有好多好搞笑嘅嘢。例如我會問「你哋其中一個客其實鍾意你哋啲乜,佔你哋一半生意喎。」「係親戚嚟嘅」…… 真係食咗誠實豆沙包。
這就是我們關於發現潛在財務操縱的簡短系列。請記住,穩健的財務分析結合對營運現實的健康懷疑和批判性思考,對於有效的領導、審慎的投資和維護企業誠信至關重要。總是尋找數字背後的故事,當事情看起來不對勁時,不要猶豫,立即調查。保持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