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迷戀「藍海」 紫海策略有三大優勢

「藍海策略」和「紅海策略」你肯定都聽過,簡單來說,「藍海」是指那些面積寬廣、還沒有競爭者進入的新市場;而紅海呢,是指人多,特別擁擠的現有市場。

「紅海策略」的獲利方程式:壓低成本、搶佔市佔率、大量傾銷等傳統商業手法。「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就是不完全競爭的市場,這個市場競爭者少或尚未有競爭者。

由於進入者少的關係,對於商品價格,消費者沒有辦法做價格上的比較,企業得以訂出遠較成本高出甚多的售價,獲取高額的利潤。企業在這個市場中,需要不斷的創新,以差異性來吸引消費者,只要產品夠吸引,企業就能獲得良好的利潤。

很多專家都說創業要有「藍海戰略」,鼓勵創業者擺脫紅海,通過創新産品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但是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絕大多數時候其實都處於一片汪洋「紫海」之中。因為大部分「藍海」維持不了多久,我們都看到了一個個「藍海」瞬間變紅。例如: 虛擬銀行(Virtual Bank)就是紅變藍再變紅。

紫海戰略/Niche Market

Niche來源於法語。法國人信奉天主教,在建造房屋時,常常在外牆上鑿出一個不大的神龕,以供放聖母瑪利亞。它雖然小,但邊界清晰,因而後來被引來形容大市場中的縫隙/ 小眾市場。對創業者,除非你有無限資源,小眾市場(Niche Market)是一個好開始.  

小眾市場是更大市場中的一個細分部分,它可以通過其獨特的需求、偏好或不同與整個市場的特性來定義。例如,在女鞋市場中有很多不同的細分或小眾市場。大尺寸女性的鞋子亦可是一個小眾市場。

定義小眾市場的一些最常見方法是基於:

              • 價格(奢侈、中端、低價)

              • 人口統計(性別、年齡、收入水平、教育程度)

              • 品質等級(高級的、手工的、經濟的)

              • 心理學(價值觀、興趣、態度)

選擇專注於某個小眾市場是一種戰略性的決策,比那些定位較大市場的競爭對手,更好地服務特定客戶群。演繹新的商業模式,讓新創企業在紫海中找到自己的「藍海」,不是一味尋求全新且完全的「藍海」。

企業需要在創新理念上與過去切割,在過去的經營思路上苦苦掙扎,難有出頭之日,想取得非凡成功和超常規發展,必須「不正常/ 超常」,依靠商業模式創新在競爭中取勝。只要涉及商業模式的任何方面,即信息、市場、服務、概念或網絡等,都可能是創新的源泉。將企業內外可能有所創新的資源為自己所有,實現創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運用,就可能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建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例如我IT公司的定位是找適合的商業客户一起合作去找到我們的藍海,然後共同享有成果。

7個小眾市場/紫海例子:

雖然你可能已經想到了熱門產品,但你可以通過從「紫海戰略」開始,然後深入尋找適合市場來提高成功率。小眾市場只是起點,你可以朝著完全不同的方向探索,也可以在每個類別中找到其他創新機會:

  1. 環保意識消費者

  2. 健康與保健

  3. 寵物主人

  4. LGBTQ+ 群體

  5. 旅行者

  6. 遊戲玩家

  7. 遠程工作者

「紫海戰略」就是讓在紅海中被遺忘的角落變藍,要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把「藍色領域」從紅海中分離出來。還要大膽突破市場游戲規則,進行顛覆性創新。

「紫海戰略」有什麼優勢呢?第一是可以保持低成本。這些「藍色領域」是從紅海中發現的,所以原來市場的資源、技術支持、熟悉的用戶偏好,都能夠幫降低產品的成本。

第二個優勢是企業可以開發普及率高的大眾化產品。藍海戰略推出的新產品,往往只能吸引一部分小眾消費者。而紫海戰略選定的用戶呢,是通過紅海用戶優化的,有天然的市場佔有率優勢。

最後一個優勢是,「紫海戰略」有益於中小企業實現戰略突破。新市場的門檻高,一旦中小企業全力投入,遇到風險之後就有可能覆水難收。但是,「紅海市場」是確定存在的成熟市場,無論什麼規模的企業,在自己的領域裏都有獨特的用戶群和領地資源。所以,中小企業在紅海里,尋找那些競爭少,甚至是沒有競爭的區域,就很有相對優勢。

James Huang

Business Architect

網誌: 新創公司
James Huang 2024年8月11日
分享這個貼文
標籤
Double-entry的發明 還要感謝達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