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創業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是一種「九死一生」的努力。成功並非僅靠市場規模就能保證;它需要正確的時機 (天時 - tiān shí)、適當的場所/市場 (地利 - dì lì),以及最重要的卓越人才 (人和 - rén hé)。市場機會有開放也有結束;例如,App 的淘金熱基本上已經過去。在 2020 年 4 月開始 Mercury 之所以成功,是因為 Timing 完全符合大流行病所造成的客戶迫切需求(節省成本、數位營收),而現有的提供商卻無法滿足這些需求。掌握正確的時機通常是最重要的。
讓我們來談談創業的真相。我們常聽到一些風光的故事,但現實更接近中國成語 「九死一生」(jiǔ sǐ yī shēng)--九死一生,即 90% 的失敗率。
過去十年來,我認識了許多來自香港、歐洲、美國的雄心勃勃的創業團隊,他們都被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所吸引。對於 13 億消費者的前景,他們瞪大了眼睛,躍躍欲試。然而,許多公司都有同樣的嚴重缺陷:缺乏足夠的資金、深厚的專業知識、合適的人脈或真正的市場洞察力。在熱情的推動下,他們推出了自己的創業計劃,但卻缺乏基本要素。
我親眼見過至少 50 個這樣的團隊嘗試他們的運氣。只有一兩個取得了真正的、持續的成功。絕大多數的團隊在一兩年內就燒光了現金,退出了市場。這群人包括從「高規格創辦人」(頂級教育、富裕家庭、多次融資)到「低規格創辦人」(草根、資金不足、純粹靠熱情經營)的所有人。
他們的結果非常相似:失敗。每個人都想成為創業家,但很少人能真正掌握其中的艱辛。這導致許多人在創立公司時過於樂觀,結果只能「花錢買教訓」。
關鍵差異:人和 - rén hé
是什麼區隔了極少數的成功者和眾多的失敗者?儘管時機和市場條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稍後會詳細論述),但最明顯的差異幾乎總是在人和上。成功的創辦人在根本上是不同的。他們的願景、戰略思考、領導能力、執行能力,以及純粹的投入程度,都遠遠超過一般人。
回想我的導師 E 先生,即使當他的公司每年賺取港幣一億元的利潤時,身為執行長的他仍會搭乘經濟客機出差,為他的團隊樹立節儉、盡心盡力的榜樣。這就是那些戰勝困難的人身上常見的領導力基因。
天時:混亂中的英雄(天時 - tiān shí)
還有另一種說法「亂世出英雄」 (luàn shì chū yīng xióng) - 亂世出英雄。在重大產業中斷或社會動盪期間,機會比比皆是。進入的門檻可能較低,成功可能較少仰賴先天的天才,而較多仰賴果敢的魄力和願意冒計算好的風險(「敢博」)。財富可以迅速賺取。
然而,當產業成熟、社會結構穩定之後,這些開放的機會之窗就會關閉。在「混亂」階段發揮效用的東西往往無法在日後複製。
個案研究:應用程式淘金熱
想想從 2010 年左右開始的行動 App 爆炸。感覺就像一個新領域。然而,回顧過去,香港只製造了一個真正的世界級應用程式,而且影響範圍遍及全球:LaLaMove。這突顯了一個關鍵現實:大多數成功的應用程式都需要龐大的規模和龐大的國內用戶群,才能在初期蓬勃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和中國在全球應用程式領域(Facebook、微信、亞馬遜、淘寶網等)佔有主導地位的原因 - 他們擁有支持初期成長和網絡效應的內部市場。是的,也有像 Spotify (瑞典) 或 Grab (新加坡) 這樣的例外,但它們的規模往往比不上中美巨頭。今天,幾乎所有能想到的基本需求都有 App 解決方案。App 市場最初的創業空白現在已基本填補。這種特定類型創業的時機已經過去。
我們自己的旅程:水星發射的時間 (天時 + 地利 + 人和)
當我決定在 2020 年 4 月推出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 時,世界當然因為 COVID-19 而陷入一片混亂。我的核心理念很簡單:「解決客戶痛點」 在商業世界中,這通常意味著幫助客戶:
- 賺取更多金錢
- <強>省錢
- 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大流行病造成我們的目標客戶對第 1 點和第 2 點有強烈、迫切的需求。他們需要數位化解決方案,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能遠端接觸客戶並提高營運效率。最重要的是,市場上現有的服務供應商並沒有足夠的裝備或敏捷性來滿足這些突如其來的特殊需求(地點/市場 - 地利中的缺口)。
光是看到機會 (「肥肉」-多汁的肉) 還不夠,有能力執行 (「有本事吃」-有能力吃) 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很幸運 (Timing/Luck - 天時) 在早期獲得兩位重要客戶的大力支持。這讓我們有喘息的空間來精進我們的產品和建立我們團隊的能力 (「練兵」 - 訓練軍隊; 發展 People - 人和)。這使我們能夠完美地抓住 2021 年湧現的大規模數位轉型需求浪潮。
在 2015-2018 年間,我們能做同樣的事情嗎?老實說,我相信我們很可能會失敗。當時的市場需求並不迫切;時機也不對。
時機就是(幾乎)一切
創業成功是各種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您需要正確的想法、合適的市場 (地利),以及卓越的人才 (人和)。但是,忽略天時的重要性往往是致命的。市場的窗口開了又關閉。太早和太晚同樣糟糕。
反思我們的旅程和觀察他人,古老的智慧是正確的。您需要天(時機)、地(地點/市場)、人(人們)三方面的星辰來配合。很多時候,時間就是一切。
九死一生 從創業看天時,地利,人和
這10年來,我認識不少到中國創業的香港,歐美創業團隊。他們看到13億人口市場看得眼紅,想要分一杯羹,於是跑到中國開公司。許多創業團隊都有一樣的毛病:無論是資本、專業、知識、人脈、洞察力都缺,但幾個人興之所至,就去創業了。
看到至少50組創業團隊,真正做成的不過一兩組。大多數的撐了一兩年不到,就蝕錢離場。這些人裡面,從高學歷、家裡有錢、拿了幾筆融資的「高配創業者」;到草根、沒錢、憑著一股熱血硬做的「低配創業者」都有。
這些人的下場都差不多──全都失敗了。人人想創業,卻沒有認知到創業本就是九死一生。造成許多創業者,抱著過度樂觀的期待開了公司,最後都落得「花錢買教訓」的下場。
而極少數成功的幾位,和失敗者之間最大的差異,還是在於人:成功創業家絕對不同於一般人,他們的眼光、戰略力、領導力、行動力、投入程度,都遠遠超越了一般人。E先生在公司年賺一億的時候,作為CEO,可以出差坐Econ,作為下屬的榜樣。
其之五:亂世出英雄
所謂「亂世出英雄」,在產業或社會轉型、動盪的時候,機會俯拾皆是,對於創業者的天賦沒那麼高要求。只要你敢博,就「有可能」抓到暴富的機會。然而,隨著社會結構逐漸穩定,過去成功的機會已經不能複製了。例如寫App.
從 2010 年移動互聯網爆發以來,香港只有一個世界級的應用誕生(LaLaMove),這已經很能說明: APP 是一個需要規模效應,需要龐大的本地用戶支持才能夠成功的創業路徑。
現在全球多數用戶使用的APP ,幾乎都來自於美國和中國:像是 Facebook、微信、Amazon、淘寶等,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這兩國有巨大的本地用戶可以支撐。當然,有些特例像是 瑞典的 Spotify 和新加坡的 Grab,但這畢竟是特例,規模和中美的互聯網巨頭不能相比。這十年來,幾乎你能想到的需求都有 APP 能夠滿足。APP 的創業缺口(市場未被滿足需求),現在也已經差不多關上了。
當時我在2020年4月決定創業時的想法很簡單:「為客戶解決痛點」作為服務提供者,定位不外乎:
- 替客戶賺錢
- 替客戶慳錢
- 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剛好在COVID-19下所有目標客戶都有強烈1及2的需求,市場上卻沒有既有的服務供應商。當然看到一塊肥肉不是本事,有本事吃才是本事。幸運是有兩位客戶大力支持才有時間去練兵及讓自己的團隊成長。也趕上了2021 的好時機,為大型客戶提供數碼轉型。
如果我在2015-2018年做一樣的事情,估計也是失敗收埸。
時機就是一切。尊重挑戰、瞭解機會,但最重要的是要認清時機。策略性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