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真的有益處嗎?

最近,我在網上讀到一則新聞,內容是一個人看到以前的同學過著比自己好的生活而感到不滿。他抱怨他以前的同學在學校成績比他差,但現在卻比他過的好。很多人回應說,成績好不一定收入高,這似乎已成為這個時代的共識。

1990年代的香港,只有兩所大學提供學士學位。

在1990年代,香港只有兩所大學提供學士學位。在一代人的時間內,大學的數目增加了超過五倍。我讀大學時,入學率是 16%。現在,入學率超過 37%,台灣更超過 95%。在 1980 年代,上大學就有可能致富,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學生稀缺。

廣東有句俗語:「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撇開性別問題不談,職業對收入的影響比教育程度更大。在過去的 10 到 20 年間,真正有利可圖的行業與大學幾乎沒有關係。在香港早期,房地產是最賺錢的行業。之後,在個人旅遊時代,藥劑業和計程車業的推銷員賺得盤滿缽滿。即使在近年,保安員的收入也相當可觀,有些保安員的月薪超過 18,000 港元。

這些都是與大學學位無多大關係的職業例子。

大學不再保證經濟回報,回報更低。當然,總有人會說,上大學不只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提高人口品質或促進社會進步。普及大學教育仍然是重要的。這是我們對教育信任的捍衛,即使它不再保證經濟回報。上大學一定有好處吧?過度教育不可能有害吧?

教育無害,這似乎很明顯。但我們有沒有想過,上大學其實是有成本的?我說的不是學費。

除了學費,還有時間。即使免除了學費,上大學四年也意味著延遲四年進入勞動市場。如果假設每月收入為 2,000 美元,則每年收入約為 24,000 美元,而四年的收入約為 100,000 美元。

基本上,即使大學學費被免除,上大學本身仍有時間成本。

如果一個人在接受四年大學教育後,收入與沒有大學學位的人相若,甚至更低,那麼客觀上,這個學位直接造成了負經濟回報。大學學位不一定對個人的經濟狀況有利。此外,攻讀學位所投入的時間是一個人的黃金歲月,也是精力最充沛、對社會適應能力最高的時候。

大學畢業後,許多人已經二十多歲,甚至三十多歲,剛開始進入勞動市場。(

在大學畢業後,許多人已經二十多歲,甚至三十多歲,才剛開始進入職場(註:我的商業夥伴在二十四歲時就完成了他的超級博士學位,他從中學開始就是個優秀的學生),他們才剛開始了解社會、經濟和市場的運作。大學無法教導這些東西,只有體驗真實世界才能學習。諷刺的是,大學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知識,反而剝奪了他們在黃金時期可以用來熟悉社會和市場的時間。對市場和社會缺乏足夠的認識,他們很難承擔重大的責任。對社會缺乏足夠基本認識的人,又怎能委以重任呢?

然而,這並不是最糟糕的情況。

我見過更糟糕的情況,上大學的成本過高,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都變成了沉重的沉沒成 本。人們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抱有過高的期望,並產生過度的自信。他們的期望很高,但能力卻很低,這導致他們看不起基本工作,但卻缺乏與自尊相匹配的能力和成就。他們變得無法做任何他們覺得低人一等的工作。這些人不僅存在,而且數量相當多,這是大學過度增加的副作用之一。

鐵一般來說,這些人往往是那些天賦較低的人,那些因為大學教育的普及而成為大學生的人。然而,如果一個人不是特別聰明,他們通常會有過度的自尊。他們不願意將事情看成是 「我只是因為門檻降低才上大學」,而是認為 「我是一個聰明的人或知識份子」。

結果,上大學不但幫不了他們,反而害了他們。他們的性向可能更適合早早進入社會,努力工作。但是,上大學為他們製造了一個負擔不起的夢想,扭曲了他們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上大學使他們更難適應社會,對社會的幫助更少。上大學也讓他們無法直接成為勞動力。

因此,我對於擴大教育可以提高公民品質的觀點相當懷疑。我對上大學是否有益也持保留態度。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特定的技能,例如技術工程、醫療技能或水電,這些技能都能對社會有所貢獻。然而,社會似乎逐漸發展成人人都有學位,但不一定有特定技能。擁有學位比擁有特定技能更受重視,但這真的是好的發展嗎?

從我的觀點來看,技術實習培訓,或日語中的 "Ginou Jisshu",是一種在整個社會中創造更好的技能實現的方法。企業應該創造一個公平的計劃,從基礎開始培訓員工,而不是依賴大學;相反,大學不應該擴大和降低其資歷要求,以創造 「學位 」為壞。

網誌: 洞察力
James Huang 2024年9月14日
分享這個貼文
標籤
釋放有效的領導力:駕馭複雜決策,優先實現團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