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的朋友與現代企業的基礎

瞭解複式會計

TL;DR: 雙重記帳系統是現代會計的基石,由達文西的好友 Luca Pacioli 開創。瞭解其核心原則(資產 = 負債 + 權益,且每筆交易都有相等的借方和貸方分錄)並不僅僅是會計師的專業,也是包括技術團隊在內的每個人必備的商業「常識」。它提供了透明度,使公司概念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並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客戶和任何企業的健康狀況。

提到達文西,您可能會聯想到蒙娜麗莎或令人難以置信的發明。但您知道他的影響力可能延伸到現代商業會計學的基礎嗎?他的密友、數學家 Luca Pacioli 被認為是現代會計之父,主要是因為他普及了 (也可能是發明了,也許是受到達芬奇二元性思想的啟發) 複式記帳 (「複式記帳法」)。

這套誕生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系統,現已成為全球通用的財務記錄標準。它是主要財務報表 -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留存收益表 - 的基礎,旨在提供企業透明度、驗證商業活動和確保有效的市場功能。

為什麼程式設計師需要瞭解借方和貸方?

您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加入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 的每位新團隊成員,不論其角色為何,都有一個基本要求:在六個月內通過 LCCI 1 級簿記資格。他們還需要掌握基本的公司法。

一開始,我們的程式設計師經常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需要會計?但是當他們開始直接與客戶互動之後,燈泡就會亮起。他們意識到會計和基本法律原則商業世界的常識、基本語言。瞭解資產、負債、借方和贷方等概念不僅僅是為了平衡賬目;它是瞭解客戶狀況、挑戰以及我們的解決方案如何影響其財務健康的有力方法。

雙重入口的優雅:簡單說明

那麼, 這個系統是什麼?其核心是基本的會計等式:

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讓我們從公司的角度來分析:

  • 資產:公司目前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現金、設備、應收帳款等)。
  • 負債:公司欠第三方的款項(貸款、應付供應商款項等)。
  • 所有者權益:所有者對公司的投資(公司基本上「欠」所有者的)。

等式簡單來說:公司擁有的一切(資產)都來自某處 - 或是由所有者提供資金(股本),或是借貸/雇用他人(負債)。

為什麼會有Debit (Dr)Credit (Cr)這兩個名詞?它們的拉丁語根源提供了一個線索:Debit 源自 debitum(債務),而 Credit 則與信任或信念有關。從公司的觀點來看,其所有資產都代表義務或 「債務」- 主要是欠其所有者(股權)和潛在債權人(負債)的。這些人之所以提供資金,是因為他們信任 (Credit) 公司。

為了計入持續的商業活動(賺錢、花錢),等式會稍微擴大:

資產 + 支出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 收入

以下是複式記帳的核心規則:

  • 左側的項目(資產、開支)增加為借方,減少為貸方。
  • 右側的項目(負債、權益、收入)增加時為貸方,減少時為借方。

最重要的是,每筆交易至少會影響兩個帳戶,而且該筆交易的借方總額必須永遠等於貸方總額。「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yau jeh bit yau taai, jeh taai bit seung dang) - 每筆借方必須有貸方,借方必須相等於貸方。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簡單的範例(使用我公司的假設數字):

  1. 創辦人投資 50 萬美元現金:
    • 現金(資產)增加:借方 $500k
    • 業主權益增加:信用 $500k (資產增加 = 權益增加;Dr = Cr)
  2. 公司以 $50k 現金購買伺服器:
    • 固定資產(資產)增加:借方 $50k
    • 現金(資產)減少:貸記 $50k (一項資產增加,另一項資產減少;Dr = Cr)
  3. 公司支付的薪資為 $50k 現金:
    • 薪金(開支)增加:借方 $50k
    • 現金(資產)減少:貸記 $50k (支出增加 = 資產減少;Dr = Cr)
  4. 客戶為服務支付 $100k 現金:
    • 現金(資產)增加:借記 $100k
    • 收入增加:貸記 $100k (資產增加 = 收入增加;Dr = Cr)

為什麼獨立實體與精確計量

為什麼會有這個看似複雜的系統?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我們從公司的角度來記帳,有別於其所有者或債權人。

當資源流入時,公司的資產就會增加,但這種流入總是對應於某人對這些資產的索賠要求的增加 - 所有者(權益)或債權人(負債)。複式記帳同時追蹤資源本身其來源或索求。

這種分離非常重要。它允許有限責任 - 公司有可能倒閉和破產,但由於其債務與所有者的個人債務分開(一般而言),所有者通常不承擔個人責任。(雖然非法取得公司資產仍屬犯罪!)。它還能夠準確衡量和報告任何時間點的利潤和財務狀況。

這種透過複式記帳法準確追蹤財務狀況的能力,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商業爆炸的重要基礎,並持續支持今日的全球經濟。它為商業帶來了嚴謹的數學,就像達芬奇為藝術帶來了嚴謹的數學一樣。

Double-entry的發明 還要感謝達文西

現代會計的始祖是盧卡.帕喬利(Luca Pacioli),亦是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密友。帕喬利受達文西二元論的啟發,發明 「複式記賬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是目前世界大部份國家的通用記賬方法,是會計入門。用這基本原則,每年經由會計而產生的公開財務報表,旨在保證公司的透明度,從而檢驗公司的行為,並確保市場有效運作。這些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和保留盈餘表(Retained Earnings Statement)。

所以每一位進入我公司成爲團員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六個月內考到LCCI,瞭解公開財務報表及基本公司法。對所有剛進公司的Programmer,他們初期非常不理解,但和客戶對談後,他們才明白會計及法律知識就是商業世界的Common Sense。Accounting + Double-entry / Debit/Credit 亦是了解客户的一個方法。

複式簿記基本原則: 英文中Debit 的詞源是拉丁語的debitum,表示債務,而Credit的本意是信任,這兩者如何在會計聯繫呢? 我們來看最基本的會計恆等式: Asset(資產) = Liability(負債) + Owner’s Equity(股東權益)

從公司本身的角度:資產表示當前在公司手上的東西,右邊表示這些東西從哪裡來,是屬於股東的還是第三方的。公司所有的資產,歸根到底都是這個機構的債務,首先是欠股東的(股東權益 Owner’s Equity),然後還可能欠銀行的,或者供貨商的 ( 負債 Liability)。股東和銀行為甚麽會願意借債給公司呢?因為信任(Credit)啊! 所以Asset就是債務,而Liabitity + Equity 反映債權

中文中的借/貸為什麼沒有反映債務/債權的含義呢? 因為這兩個字實際最早是日本人福澤諭吉的翻譯,他將Debit譯為「借りる」,縮寫為「借」;Credit譯作「貸す」,縮寫為「貸」;在日文裏前者表示「借來的」,即債務,後者「借給我的」,即債權,因此對日本人而言這兩個漢字的意義明確。但是被原封不動搬到中文就出事了。

因為公司是會賺錢也會虧本的,所以上述公式還可以擴展成這樣的形式 Asset(資產)+ Expense(費用) = Liability(負債) + Owner’s Equity(股東權益)+ Revenue (收入)

仔細觀察一下這個公式,會發現等式左邊表示錢/東西到哪裡去了;而右邊表示錢/東西從哪裡來的。 當左側增加,則記為Debit,減少的話記為Credit;右側正相反,增加的話記為Credit增加,減少則記為Debit。

公司的任何一筆涉及錢物的交易,分解到最基本的單元,都會最少記錄在兩個不同的會計賬戶(會計科目)當中,其中一個必定是Debit ,另一個是 Credit,因此記賬方法叫做複式記賬法。

我用我公司的經營活動來舉幾個例子(當然,以下數字都是虛構的):

  1. 創始人共同投資了50萬,創建公司影響了Asset 和 Equity
    • 公司現金資產增加50萬,Debit
    • 股東權益增加50萬,Credit
  2. 公司購買了5萬元的服務器
    • Asset中的現金減少,Credit
    • Asset中的固定資產增加, Debit
  3. 公司給員工發了5萬元工資
    • Asset中的現金減少,Credit
    • Expense 增加,Debit
  4. 客戶給公司10萬元咨詢費用
    • Asset中現金增加, Debit
    • Revenue 增加, Credit

每一筆商業來往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帳戶中進行雙重登記,即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記賬的主體是「公司」,不是股東,也不是債權人(這就是公司的法人獨立性)。所以資源流入的時候,公司資產增加。但是「公司」 是屬於股東的,公司有一部分資產也是屬於債權人的,所以每一筆資源流入,必然對應股東權益增加,或者債權人債權增加;流出亦然。也就是說,公司每一筆業務導致的資源(財、物)流動,複式記賬法不僅給「主體」做了登記,還給資源的歸屬做了登記。

為什麼要這麼複雜?因為公司法人獨立,公司資產與股東財產分離,才能做到公司債務與股東責任分離。公司可以破產,因為經營的主體是「公司」而非股東個人,所以股東不必去還債;所以股東雖然是公司所有者,但是非法挪用公司財產照樣是犯罪。這個「主體觀」,不僅可以幫助理解復式記賬法,以後學習更複雜的企業合併、股權投資的有力工具。

商人就可以建立隨時結算的體系,即任何時候都可以算出一個利潤的準數。義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財富是靠著複式記賬法來支撐,當時一些頂尖畫家的藝術也是以數學來鞏固其基礎,從13世紀末的意大利,一直延伸到21世紀的全球經濟。

因此,無論您是程式設計師、市場營銷員、設計師或首席執行官,花時間瞭解複式記帳的基本原理都不僅僅是學術上的練習。這是關於學習描述任何業務的健康、績效和結構的語言 - 包括您自己的業務和您客戶的業務。瞭解基本原理。
達芬奇的朋友與現代企業的基礎
James Huang 2020年12月31日
分享這個貼文
創業不是賭博,而是設計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