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炒作:來自 AI 墳場的殘酷真相(以及如何在震盪中生存)

TL;DR: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令人興奮,但數量驚人的人工智能企業正在快速倒閉。Dang.ai 上的 「AI 墓地 」顯示,到 2024 年 5 月已有近 1700 款 AI 工具關閉,約佔追蹤數量的四分之一。許多都是現有技術(如 GPT)的「薄包裝」,缺乏真正的價值或穩固的商業模式。對於創業者、投資者甚至使用者而言,這個數位墳場提供了重要的教訓:專注於差異化、核心價值與永續的商業模式,否則就有可能成為另一個數位墓碑。

空氣中充滿了人工智能的氣息,不是嗎?感覺我們正站在新工業革命的風口浪尖上,人工智能工具就像春雨後的蘑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每天,我們都會聽到突破性的創新,以及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我們生活和企業的方方面面。這種興奮是有道理的。在 Mercury,我們致力於利用人工智慧的力量來 [為我們的客戶創造真正的價值]。

然而,在這股掘金熱潮中,我們必須退一步,以清醒的頭腦來看清現況。讓我們為這股熱潮潑點冷水,並檢視一個令人警醒的現實: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也正在創造一個快速成長的失敗企業墳場。 

漫步 「AI 墳場」

我最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雖然有點灰暗。 [人工智能墳場]  這個區塊由工具彙集網站 Dang.ai 所提供,是那些「英年早逝」的人工智慧產品的數位墳場,這些產品有的已經停止營運,有的被收購、關閉,有的乾脆消失無蹤。

截至我上次檢查時,AI Graveyard 列出了 1,698 個失效的 AI 工具。Dang.ai 總共追蹤了約 5,670 種工具,這意味著近 30% 的 AI 工具已經壽終正寢。光是在 2024 年,就有 624 個新的「身體」加入這個名單。 

就在過去 7 天內,就有 19 件工具入土為安。 想想看。幾乎每三個在主要聚合器上出現的 AI 工具中,就有一個失敗了。這並不是要散播厄運與悲觀,而是要在 AI 的討論中注入健康的現實主義。這個「墳場」是一扇強而有力的窗戶,讓我們了解任何重大科技浪潮的固有風險與潛在浮躁。 

通常的嫌疑犯:為什麼 AI 創業會失敗

薄包裝」症狀

這是個大問題,各位。說得難聽一點,我們看到的許多工具都是現有強大 API 的輕量重新包裝,例如 OpenAI 的 GPT 模型。它們可能會提供稍有不同的使用者介面,或是專注於某個特定的利基市場,但在核心技術創新或專屬資料方面,它們所增加的卻很少。這方面的挑戰非常明顯:當所有人都能使用底層引擎,且使用這些基礎 API 的成本持續降低時,這些「薄型包裝」就很難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其價格點也很難證明合理性。在這個遊戲中,價值不只是皮毛。

產品均質化

與「薄包裝」問題直接相關的是產品同質化問題。如果您的人工智慧工具基本上與其他十幾種工具做同樣的事,沒有顯著、實質的差異,您就進入了殘酷的競爭。市場上的類似產品會變得飽和,使用者沒有什麼令人信服的理由去選擇您的產品,更重要的是,沒有什麼理由去堅持使用您的產品。我們在寫作與文字產生工具的領域中,看到這種情況正栩栩如生地上演著 - 目前在 AI 墓地中最常見的類別 - 緊隨其後的是圖片產生與各種聊天相關工具。如果您無法清楚且令人信服地回答「為什麼是您」,市場會替您回答。

進入門檻低(基礎設施)

讓我們清楚一點:創造真正的 Foundational AI 模型是一項非常複雜、資本密集且耗時的工作。然而,在現有的 API 上強加一個新介面,然後稱之為新產品?這方面的進入門檻低得令人沮喪。這種「薄包裝」產品的易創造性意味著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類似的產品,使得任何單一產品都很難獲得有意義的吸引力,並擺脫喧囂。

資金窘境 & 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由風險資本推波助瀾的 「建好了,他們就會來 」哲學,往往被解讀為 「快速燒錢,希望在找出可行的長期業務模式之前就搶佔市場份額」。這是沒有安全網的高空作業。如果用戶擷取成本高得驚人,如果客戶流失猖獗是因為產品黏性不夠,或者如果人工智能工具解決的問題不夠令人痛苦,人們不會持續掏腰包,那麼資金就不可避免地會枯竭。炒作可以吸引初始投資,但無法無限期地維持企業。

缺乏護城河

你有什麼可以防禦的優勢?您的 「護城河」?如果您的答案是華麗的使用者介面 (UI) 或聰明的行銷口號,那恐怕還不夠 - 差得太遠了。在人工智慧領域中,真正可以捍衛的護城河是來自於獨特且專屬的資料集、真正新穎的演算法、深厚的領域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與人工智慧的功能密不可分),或是強大、投入且忠實的社群。如果沒有這些,競爭對手就能夠輕鬆複製您的產品。當一個產品的感知價值僅在於其表面層次,而非強大的核心模型或顯著的資料優勢時,一旦最初的新奇感和炒作消退,它就會變得非常脆弱。

數位墓碑的教訓

AI 墳場」不僅是一個失敗企業的可怕集合,更是一個豐富且容易獲得的學習來源。

對投資人而言:這是一個快速篩選商業模式耐久性的資料庫。在投入資金之前,先瞭解哪些項目失敗及其原因。模式往往就在眼前。

給產品經理及創業者:把它當成「失敗的鏡子」。在您勾勒出最小可行產品 (MVP) 之前,先到墳場走一走。看看有哪些產品已經被嘗試過了、類似的前輩都變成了什麼樣子,並從他們的錯誤中學習。這可以為您省下許多痛苦和浪費的資源。

好奇的使用者及科技愛好者:這是一堂活生生的課,讓我們了解這波人工智慧浪潮的真正淘汰率 (淘汰率,對於不懂中文的朋友來說,意思是掉隊或被淘汰的比率)。這有助於我們理解短暫的炒作與持久、有影響力的創新之間的關鍵差異。

打造一個持久的人工智能未來:超越炒作

因此,如果您是一位夢想推出下一個突破性 AI 創新的企業家,或者是一位希望在營運中策略性地採用 AI 的企業領導者,您是否應該因此而氣餒?絕對不需要。但是您應該無情地採取策略。

人工智能的前景無限;我真的相信這一點。但是,要建立一個成功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企業,或將人工智能有效地整合到現有的業務中,所需要的遠遠不只是對這項技術的熱情。它需要一種目光明確的方法,專注於以下幾點:

真正的差異化:

不要只是另一個包裝者。提出棘手的問題:您正在解決什麼獨特的問題?您有哪些獨特的技術、資料或方法是其他公司所沒有的?例如,在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我們專注於整合 AI 以解決具體、實質的業務挑戰。這點在我們的 Mercury ContentFlow AI 套件或我們的 Muses AI 助手中都可以看到,前者旨在將 AI 深入整合到工作流程中,從而徹底改變電子商務的內容創作,後者則為企業提供實際的營運支援。這是以新穎的方式解決現實世界的需求。

穩固的商業模式:

這一點看似顯而易見,但令人震驚的是,這往往是在思考之後的想法。您要如何持續創造客戶願意付費的價值?您需要深入瞭解您的客戶、他們最迫切的痛點,以及您的 AI 解決方案如何提供令人信服且持續的投資報酬率 (ROI)。

深深的護城河:

正如我所提到的,您需要建立可防禦性。這可能來自於專屬技術、獨特且難以複製的資料集、強大的網路效應(當更多人使用產品時,產品也會變得更有價值),或是與客戶工作流程的深度整合,讓您的解決方案變得不可或缺。舉例來說,我們的客製化 AI 整合解決方案,就是專門為了與客戶合作建立這些深層護城河而設計,將 AI 量身打造,以符合客戶獨特的營運環境。

專注於核心價值:

不要被最耀眼的新物件或最新的流行詞所吸引。確保您的 AI 應用程式能帶來實質、可衡量的效益,並比現有的替代方案更有效或更有效率地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問題。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革命是真实存在的,但就像所有重大的技术变革一样,它也会有伤亡。人工智慧墳場(The AI Graveyard)清楚地提醒我們,如果沒有健全的策略和真正的差異化,創新往往會成為被淘汰的捷徑。

如果您正在考慮投入 AI 創業,或者您只是好奇哪些想法已經經過測試,並發現不夠好,我真心鼓勵您在這個數位墓園中走一走。在這些墓碑中,您可能會發現您所需要的關鍵洞察力,讓您建立的 AI 創業不僅能在當前的大洗牌中生存下來,還能在未來的歲月中茁壯成長。

您對人工智能熱潮及其長期可持續性有何看法?您認為最大的陷阱和最大的機會在哪裡? 我很樂意聽取您的觀點。

超越炒作:來自 AI 墳場的殘酷真相(以及如何在震盪中生存)
James Huang 2025年5月10日
分享這個貼文
中國工業霸權的幕後:非必然,乃時勢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