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創業精神與「假」的創業精神:您是在創業還是只是在賣東西?

TL;DR:警惕偽裝成創業的企業。許多計劃,如傳銷或純粹的炒賣,只專注於銷售或招募,繞過了建立真正價值的辛勤工作。真正的創業涉及解決供應(產品/服務)、客戶(收入/市場)和人員(人才/團隊)之間的基本挑戰。要建立持久的企業 (「事業」),您必須更進一步,定義一個獨特的利基 (「專精」),讓您提供卓越的價值 (「鶴立雞群」)。避免分散您的重點;掌握您的利基可以建立信任和持續的成功。

企業家精神充滿活力,也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但隨著這股熱情,各種機會也隨之湧現,有些是真正的,有些則......不那麼真實。最重要的是,要區分建立真正、永續的企業,還是陷入我所謂的「偽創業」(fake entrepreneurship)。

讓我分享幾個我遇到的說明例子:

  • 案例 1:MLM Pitch: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約我喝咖啡。還沒喝到酒,他就開始大談特談:"我熱衷於成功和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我們公司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創富系統。您只需利用您的人際網路和時間...許多成功的主管,甚至是那家大公司的 CEO XYZ,都加入了我們......"(我在聽完第一分鐘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我感覺到這是典型的 MLM 招募宣傳)。
  • 案例二:「藝術 」炒家:某人經營一家標準的行銷公司,突然宣稱他們現在從事 「藝術事業」。原來他們只是在購買和轉售時髦的藝術玩具(「炒賣藝術玩具」)。

現在,撇開直銷或傳銷等模式的法律或道德爭論不談,讓我們來看看商業實質。通常,這些活動歸結為企業的單一功能:銷售 (「賣嘢」)。雖然銷售非常重要,但只專注於銷售(或招募他人銷售)而不創造基本價值,並不等於建立(「開創」)一項業務或一個企業。

真正創業精神的試金石

那麼,何謂真正的業務建立?以下是我使用的一個簡單架構。真正的企業必須創造 價值,而且為了永續經營,必須持續解決三大基本支柱的挑戰:

  1. 供應來源 (貨源):您的產品、服務、專業知識或基礎設施來自何處?您如何確保品質和可用性?(這包括產品開發、服務設計、實體位置、設備等)。
  2. 客源 (Customer Source):您如何尋找、吸引和保留客戶?如何創造收入和管理現金流?(這涉及行銷、銷售、客戶服務、營收模式等)。
  3. 人源 (People Source):您如何吸引、發展及留住營運與成長所需的人才?(這包括招聘、團隊建設、技能發展、公司文化等)。

如果一個所謂的「創業機會」並不需要您積極處理和解決這三個核心領域的問題,那麼它很有可能就屬於 「偽創業」("fake entrepreneurship")

超越生存:定義您的專精,獲得持久的成功

單單解決供應、客戶和員工的問題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但要將基本業務轉型為蓬勃發展的長期 企業 (「事業」) 則需要更多。您需要創造一個獨特優勢 - 能讓您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的東西 (「鶴立雞群」 - 就像鶴立雞群一樣)。

這表示要界定您的niche (「專精」)。您能提供什麼獨特的價值?

  • 您是否提供他人無法提供的服務?
  • 您的定價是否明顯優於同等品質?
  • 您是否提供卓越的性價比 (CP) 價值?

讓我以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 為例。有無數的 IT 服務供應商專注於供應鏈。客戶為什麼要選擇我們呢?因為除了標準的 IT 服務之外,我們還整合了專業的諮詢和複雜的海關解決方案專業知識。我們提供的是 「公司完全落到地嘅方案」("complete, implementable solution")。這種整合就是我們的 「利基功能」

生意」與「企業」的區別

這種對利基和長期價值的專注,突顯了單純做買賣 (「生意」) 與建立企業 (「事業」) 之間的主要差異:

  • 企業追求長期營運的永續性。
  • Enterprise 會在團隊建構和發展上投入大量資源。
  • 企業以更廣闊的願景為驅動力 - 努力成為「有意義的存在」,創造超越眼前利潤的持久價值。

回到我上一篇關於技能的文章(第七部分),了解您的利基對於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人問我是做什麼的,而我只說 "IT「,這往往會導致 」死氣沉沉"。這個詞太廣泛了。但是,當我解釋我們在整合供應鏈解決方案方面的特定利基時,就能立即釐清我們獨特的價值主張,並有助於建立獨特的形象。

分散注意力的危險

您是否應該接受客戶提供的任何工作,即使該工作不屬於您的核心專業領域,僅僅是為了從該客戶身上獲得最大收益?我的看法是。如果您的利基是網路行銷,強迫自己接下不熟悉的 IT 專案是有風險的。您很可能會犯錯,而這些錯誤可能會立即摧毀您在強項領域中精心建立的信任。專注才能精通;稀釋則會招致平庸,侵蝕可信度。

俗話說,現今互聯世界的魅力就在於此:「網際網路的魅力在於,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基市場,只要您能專注於此,就能為其建立永續可行的事業」


如何分辨「偽.創業」

Case 1: 老友N年未見約我,咖啡都未到,就開始講:「我渴望成功,多年來一直尋找志同道合的拍擋,所以想跟你分享。我們公司有一套成功致富的系統,你只要花一些人脈與時間就可以創業,好多大公司的知名人士、高層主管,跟你一樣都做得幾好但還是選擇加入我們,例如XX公司CEO XYZ,都跟我們一起在共創業呢!而且……(下删1000字)」,言未畢,我已雙眼反白。

Case 2: 有位做Marketing Agency,突然同大家講做藝術,原來係炒賣 Art Toys……

究其本質,不理直銷、傳銷(MLM)或吸金詐騙的合法性或道德性。其本質就是企業的其中「單一功能」-叫做「銷售(賣嘢)」,這稱不上「開創」一門生意或一個事業。所謂「開創」,我可以提供一個最簡單的檢驗標準:

一門生意,必須提供「價值」才可以持續經營,生意必須解決:

  • 貨源 (產品、服務、門店、設備等)
  • 客源 (收入、週轉等)
  • 人源 (人材、團隊等)

如果創業不需要去解決以上問題的,就可以稱之為「偽。創業」。

其之八: Define your niche(專精)

一門生意要成功變成事業,以上三個問題不能只是解決,還要令生意創造「鶴立雞群」的獨特優勢,意思是:要做獨門或獨特的生意,例如提供別人提供不了的特殊價值、或價錢特別平、或更高的CP值等等。

舉一個例字:做供應鍊的IT 服務商很多,為什麼客戶要和我合作而不找其他?除了IT 服務,我們也提供諮詢及海關方案整合,也就是說我們提供的是「公司完全落到地嘅方案」。也是我們的「Niche Function」。

「生意/ Deal」與「事業/ Business」的最大差異在於:

  • .事業追求的是「可長久經營生存與營運。」
  • .事業會關注團隊的建設
  • .事業追求的是更宏觀的理想:想把企業經營成一個「有意義的存在」

在其之七的專長為例,當別人問你的相關專長時,如果我只是回答「做IT」時,就容易Dead Air,因為對方難以快速分辨你與其他IT公司的差異,IT好像是一個很專業的詞彙,但其實它裡面有涵蓋了很多項目,所以當你清楚自己的專精的時候,你就會比較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快速建立自己的獨特形象。

經營生意時,我應該越多接一點客戶的其他生意越好嗎?這個觀念說來是不對的,如果你專長在做網路行銷,你為了不要有缺口,硬要去接客戶的IT方案。當你都不熟,就會相對容易出錯,出錯的時候,前面與客戶所建立的信任感就不見了。

網際網路的優點在於,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基市場,只要您能專注於此,就能為其建立永續且可行的事業。專注於建立真正的價值、解決基本問題、定義您的利基市場,並建立真正重要的企業。這就是通往永續成功的道路。明智地建立。


真正的創業精神與「假」的創業精神:您是在創業還是只是在賣東西?
James Huang 2021年8月6日
分享這個貼文
超越朝九晚五:為什麼發展您的「一技之長」在今天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