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entry的發明 還要感謝達文西

現代會計的始祖是盧卡.帕喬利(Luca Pacioli),亦是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密友。帕喬利受達文西二元論的啟發,發明 「複式記賬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是目前世界大部份國家的通用記賬方法,是會計入門。用這基本原則,每年經由會計而產生的公開財務報表,旨在保證公司的透明度,從而檢驗公司的行為,並確保市場有效運作。這些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和保留盈餘表(Retained Earnings Statement)。 

所以每一位進入我公司成爲團員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在六個月內考到LCCI,瞭解公開財務報表及基本公司法。對所有剛進公司的Programmer,他們初期非常不理解,但和客戶對談後,他們才明白會計及法律知識就是商業世界的Common Sense。Accounting + Double-entry / Debit/Credit 亦是了解客户的一個方法。 

複式簿記基本原則:

英文中Debit 的詞源是拉丁語的debitum,表示債務,而Credit的本意是信任,這兩者如何在會計聯繫呢? 我們來看最基本的會計恆等式:

Asset(資產) = Liability(負債) + Owner’s Equity(股東權益)

從公司本身的角度:資產表示當前在公司手上的東西,右邊表示這些東西從哪裡來,是屬於股東的還是第三方的。公司所有的資產,歸根到底都是這個機構的債務,首先是欠股東的(股東權益 Owner’s Equity),然後還可能欠銀行的,或者供貨商的 ( 負債 Liability)。股東和銀行為甚麽會願意借債給公司呢?因為信任(Credit)啊!

所以Asset就是債務,而Liabitity + Equity 反映債權

中文中的借/貸為什麼沒有反映債務/債權的含義呢? 因為這兩個字實際最早是日本人福澤諭吉的翻譯,他將Debit譯為「借りる」,縮寫為「借」;Credit譯作「貸す」,縮寫為「貸」;在日文裏前者表示「借來的」,即債務,後者「借給我的」,即債權,因此對日本人而言這兩個漢字的意義明確。但是被原封不動搬到中文就出事了。

因為公司是會賺錢也會虧本的,所以上述公式還可以擴展成這樣的形式

Asset(資產)+ Expense(費用) = Liability(負債) + Owner’s Equity(股東權益)+ Revenue (收入)

仔細觀察一下這個公式,會發現等式左邊表示錢/東西到哪裡去了;而右邊表示錢/東西從哪裡來的。

當左側增加,則記為Debit,減少的話記為Credit;右側正相反,增加的話記為Credit增加,減少則記為Debit。

公司的任何一筆涉及錢物的交易,分解到最基本的單元,都會最少記錄在兩個不同的會計賬戶(會計科目)當中,其中一個必定是Debit ,另一個是 Credit,因此記賬方法叫做複式記賬法。

我用我公司的經營活動來舉幾個例子(當然,以下數字都是虛構的):

1. 創始人共同投資了50萬,創建公司影響了Asset 和 Equity

公司現金資產增加50萬,Debit

股東權益增加50萬,Credit

2. 公司購買了5萬元的服務器

Asset中的現金減少,Credit

Asset中的固定資產增加, Debit

3. 公司給員工發了5萬元工資

Asset中的現金減少,Credit

Expense 增加,Debit

4. 客戶給公司10萬元咨詢費用

Asset中現金增加, Debit

Revenue 增加, Credit

每一筆商業來往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兩個帳戶中進行雙重登記,即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記賬的主體是「公司」,不是股東,也不是債權人(這就是公司的法人獨立性)。所以資源流入的時候,公司資產增加。但是「公司」 是屬於股東的,公司有一部分資產也是屬於債權人的,所以每一筆資源流入,必然對應股東權益增加,或者債權人債權增加;流出亦然。也就是說,公司每一筆業務導致的資源(財、物)流動,複式記賬法不僅給「主體」做了登記,還給資源的歸屬做了登記。

為什麼要這麼複雜?因為公司法人獨立,公司資產與股東財產分離,才能做到公司債務與股東責任分離。公司可以破產,因為經營的主體是「公司」而非股東個人,所以股東不必去還債;所以股東雖然是公司所有者,但是非法挪用公司財產照樣是犯罪。這個「主體觀」,不僅可以幫助理解復式記賬法,以後學習更複雜的企業合併、股權投資的有力工具。

商人就可以建立隨時結算的體系,即任何時候都可以算出一個利潤的準數。義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財富是靠著複式記賬法來支撐,當時一些頂尖畫家的藝術也是以數學來鞏固其基礎,從13世紀末的意大利,一直延伸到21世紀的全球經濟。

James Huang

Business Architect

網誌: Startup
James Huang 2024年8月11日
分享這個貼文
標籤
創業不是一場賭博,你需要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