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漸式微的墨水:緬懷香港報紙的消亡與數碼曙光

說明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對香港報紙的經驗,從童年時期沉浸在各式各樣的刊物,到現在以線上內容為主的時代。作者慨嘆商業壓力和政治干預造成優質新聞業的式微,並警告在數位時代錯誤資訊和線上操控的危險。

清晨空氣中混合著新鮮油墨的香味、翻動報紙時清脆的響聲、拿在手中報紙的重量 - 這些都是我在 1980 年代香港童年時的感官回憶。那時候,報紙不僅是資訊來源,更是通往不同世界的門戶,每份刊物都有其獨特的觀點和個性。

我的父親是一位在跨國企業工作的學者,他訂閱了各式各樣的刊物,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文字與思想的寶庫。我迫不及待地閱讀了以深入分析和嚴謹著稱的明報,以及以內地視角和時事焦點著稱的文匯報。 後來,我將香港經濟日報加入了我的閱讀名單,對其錯綜複雜的金融和商業世界著迷不已。

但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嚴肅的新聞。我喜歡兒童報紙多彩的世界,充滿了吸引人的故事、謎語和漫畫。我還記得,我花了數小時仔細閱讀兒童快報上的詳細插圖,描繪人物的線條,想像自己走進他們的冒險歷程。

我貪得無厭的閱讀慾不只限於報紙。 我經常出入二手書店,尋找各種主題的廢棄雜誌。從《Computer Education》和《Computer Times》這些晦澀難懂的程式雜誌(這些刊物非常小眾,可能已經消失在互聯網的檔案中了)到有關科學、軍事歷史和汽車的深度文章(可能是受到我叔叔汽車生意的影響),我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我甚至鑽研「新時代」的深奧世界,這是一本探索靈性和另類哲學的雜誌。

這些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文字的力量,以及文字創作者的奉獻精神。作家和記者成為我的英雄,他們編織敘事和傳達複雜想法的能力讓我充滿敬畏。然而,從事新聞工作似乎是遙不可及的。我的字寫得很糟糕,字母亂七八糟,連我自己也常常感到困惑。我的想像力雖然生動,卻傾向於離奇。

我在高中時的作文以其非常規的轉折而著稱。 一篇看似無傷大雅的《龜兔賽跑》作業,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烏托邦式的故事:沮喪的兔子用核戰來消滅競爭對手。另一篇探討中日關係的作文則出現了黑暗的轉折,最終以一場精心策劃的針對東京的復仇陰謀而告終。

不用說,我的成績也反映了這些創意迂迴。我憧憬將來可以從事技術性較高的領域,也許是醫學 - 我天真地以為這個專業與難以辨認的塗鴉是相容的。

蘋果日報》的出現,是一股撼動香港媒體格局根基的破壞性力量。蘋果日報》的售價僅為港幣 2 元,而非標準的港幣 5 元,它提倡民主,並擁有優良的印刷品質。它的到來標誌著許多老牌刊物末日的來臨。《天天日報》《太陽報》和無數其他刊物屈服於價格戰和讀者群的轉變。

雖然有些報紙經歷了這場風暴,但整個產業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移交後,發生了明顯的轉變。許多刊物,不論其先前的傾向為何,都採取了親政府的立場。即使我不在意這種意識形態上的結盟,新聞業的整體品質似乎也下降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自己對《蘋果日報》的熱情也在減退。 雖然我一開始很欣賞它的大膽,但後來卻越來越不喜歡它煽情的手法。 名人醜聞和犯罪故事在它的版面上佔了主導地位,經常伴有駭人聽聞的圖片和對受害者麻木不仁的描述。對於人類興趣故事的關注經常陷入剝削的領域,利用個人悲劇牟利。雖然我理解這些內容的吸引力,但它與我成長中的倫理觀念相衝突。

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提供了一個可喜的避難所。我開始將我的報紙預算轉移到付費線上媒體、發現充滿活力的論壇,並與全球志同道合的社群接觸。到了 90 年代後期,我閱讀本地報紙的日子實際上已經結束了。

香港報業的衰落對我來說特別有感慨。我與年輕一代不同,他們是在《蘋果日報》的統治下成長的,而我則見證了它之前充滿活力的多樣性。這次的損失不僅僅是實體報紙的消失,而是報業變得面目全非。出版物似乎傾向於兩個極端:宣傳喉舌或煽情與人類苦難的傳播者。在我看來,這兩條路都代表著品質的下降,以及對有見地、有影響力的新聞潛力的背叛。

這並不是要貶低《蘋果日報》在香港民主運動中的角色。二十年來,《蘋果日報》無疑在塑造公眾論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它對更廣泛的媒體格局的影響是無可否認的。

最終,我在其他形式的媒體中尋求庇護。雜誌曾經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數量和相關性逐漸減少。擁有無限可能性的網際網路最終取代了所有傳統媒體。部落客成為新的專欄作家,播客取代了電台廣播,YouTube 成為數位時代的電視。Netflix 等串流服務提供個人化的觀賞體驗,與過去的精選頻道如出一轍。

但網際網路雖然有許多優點,卻缺乏傳統媒體的編輯監督。錯誤資訊與有價值的內容同時泛濫。任何人,包括拼寫錯誤屢見不鮮的我自己,都可以發表他們的想法和意見。雖然這種資訊民主化的優點無庸置疑,但也帶來了重大的挑戰。

沉迷於網際網路」這個概念是個誤解。它只是反映了各種媒體消費活動 - 閱讀、看電視、聽音樂和社交 - 在單一裝置上的融合。在手機上全神貫注地閱讀電子書的人,基本上與閱讀實體書籍的人所從事的活動相同。

資訊的品質,而非媒體本身,決定了資訊的價值。觀看教育性的 YouTube 頻道或聆聽深入的 Podcast,就像閱讀實體書籍一樣豐富,甚至更豐富。

然而,網際網路也無法避免侵蝕傳統媒體的力量。公關公司與網路軍隊的興起,運用創造虛假帳號、操縱新聞敘述、利用人類弱點等策略,對線上資訊的完整性構成重大威脅。這些策略讓人聯想到香港報業的式微,其目的在於操縱輿論並破壞批判性思考。

回顧過去,我在思考為什麼我年輕時充滿活力的報業最終會屈服於這些力量。我相信,答案就在於讀者與出版商之間的關係受到侵蝕。

早期的報紙主要依靠讀者訂閱來獲得收入。這培養了對讀者的責任感,將高品質的內容和新聞完整性放在首位。然而,隨著廣告收入的增加,重點也隨之轉移。報紙變得越來越依賴廣告商,損害了編輯的獨立性。免費報紙的興起進一步淡化了讀者訂閱的價值。

當收入來源減少時,報紙被迫削減成本,導致裁員和新聞水準下降。這造成了惡性循環:品質下降會疏遠讀者,進一步侵蝕收入,最終導致許多刊物滅亡。

獨立媒體衰落所造成的真空很快就被具有政治目的的實體所填補。這些實體擁有充裕的資金,可以負擔虧損的營運,有效地攫取媒體版圖。新聞工作者面臨產業萎縮、就業機會減少的情況,往往別無選擇。反過來,隨著個人在相關領域尋找工作,這也促成了公共關係公司和網路軍隊的興起。

這種不斷演進的媒體格局所帶來的後果是深遠的。當資訊被武器化時,批判性思考就會被削弱,而公共討論也會變得越來越兩極化。

現在的挑戰在於如何駕馭這個複雜且不斷變化的資訊環境。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從多種來源核實資訊,以及支持獨立媒體,是確保公民更加知情和參與的關鍵步驟。

香港報紙的衰落是一個值得警惕的故事。它提醒我們新聞自由和獨立的重要性,以及讓商業和政治利益支配資訊流通的危險性。

在這個數位時代,企業需要適應並接受新的策略,才能與受眾建立聯繫並建立信任。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s 提供一套全面的數位解決方案,旨在協助企業在這個新時代茁壯成長。

我們的 內容管理系統 (CMS) 可讓您創造引人入勝、能引起目標受眾共鳴的內容。我們的 SEO/SEM解決方案可確保您的內容傳達給正確的人,為您的網站帶來流量,並提高您的線上能見度。我們的 Muses AI 服務可自動執行內容創作、翻譯和優化工作,讓您的團隊得以專注於策略性計畫。

立即聯絡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s,瞭解我們如何協助您掌握數位環境,並實現您的業務目標。

網誌: 洞察力
日漸式微的墨水:緬懷香港報紙的消亡與數碼曙光
James Huang 2025年1月10日
分享這個貼文
標籤
不斷縮小的城市:為何購買經濟住屋不再是黃金門票?
買最經濟實惠的房子,之後再升級,這句老話可能已經過時了。 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