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美國最近的大規模裁員潮並非經濟衰退的跡象,而是一場殘酷的人工智慧主導權肉搏戰的開端。在這場「繁榮蕭條」中,企業有系統地清算人力資本 (Opex) 以取得計算資本 (Capex),特別是 GPU。這篇文章解構了驅動這股趨勢的兩股力量 - 科技巨頭為了購買「鏟子」而開始裁員,而傳統產業則因為掘到「金子」而開始裁員 - 並解釋為什麼這是宏觀經濟的證明,證明您獨特、不可自動化的人類經驗是僅存可行的職業護城河。
我是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s 的執行長 James。 2025年10月31日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認為在人工智能時代,您獨特的生活經驗是唯一真正可以防禦的護城河。今天,我們看到了這個論點在宏觀經濟上即時實現的鮮明證據。
最近的頭條新聞是全美大規模裁員,UPS 裁員 48,000 人,Amazon 裁員 30,000 人,Intel 裁員 24,000 人。多數分析師認為這是經濟衰退迫在眉睫的徵兆。
他們誤診了疾病。
我們看到的不是市場萎縮,而是資本重新分配。這不是週期性的衰退,而是一場戰爭。人力資本正被有系統地清算,以資助計算資本的購置。您員工的薪資現在與 NVIDIA GPU 的預算直接競爭。
繁榮蕭條」:解雇工程師購買 H100
傳統衰退的定義是需求萎縮,迫使公司削減成本。矽谷的情況正好相反。
亞馬遜裁員 30,000 人並不是因為生意不好。恰恰相反,業務正蓬勃發展。AWS 積壓了 1,950 億美元的訂單,較去年同期成長 25%。客戶瘋狂下單,但 AWS 卻無法交貨。
瓶頸是單一且絕對的:沒有足夠的 GPU。
目前,市場對於提供運算速度緩慢的 Hypercaler 採取無情的懲罰。亞馬遜唯一可行的策略是削減營運開支 (Opex),也就是軟體工程師 (SDE) 的薪資,並將所有可用的資金重新分配為資本支出 (Capex),以取得更多的 NVIDIA GPU。
Meta 正以完全相同的邏輯運作。除了定期裁員之外,它還從 AI 部門裁減了數百人。原因是一樣的:AI 數據中心容量嚴重短缺。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們對運算的需求預測已經上修了三次,但每次都嚴重低估了需求。
這就是「繁榮蕭條」:一間公司的營收和股價飆升,而員工卻面臨大蕭條級裁員的焦慮。你的工作現在和 H100 晶片競爭相同的預算項目。
通往同一目的地的兩條道路:餵飽運算野獸
這波裁員潮講述了兩個不同但相關的故事。如果說亞馬遜和 Meta 等科技巨頭裁員是為了購買 「鏟子」(GPU),那麼 UPS、雀巢和福特等傳統巨頭裁員則是因為他們已經挖到了 「黃金」(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產力)。
這些公司裁員的原因恰恰相反:它們已經成功部署了人工智能工具。無論是客戶服務自動化、供應鏈優化,還是生成設計系統,生產力的提升都開始呈指數級複合。他們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大型 GPU 集群;他們從 AWS 或 Azure「租用」推理計算。當 ROI 計算終於奏效時,這些公司發現他們可能不再需要過去的龐大人力。
兩者都在餵養同一頭野獸。科技公司正在購買鏟子;傳統公司正在購買人工智能挖出的黃金。結果是一樣的:財富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從勞動力向計算力集中。
新的價值鏈:半導體是終極地主
在這場巨大的重新分配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坐在中間的「運算地主」:半導體產業。英伟达 (NVIDIA)、台积电 (TSMC) 和阿斯麦 (ASML) 都在印钞票。它們從價值鏈的兩端收取「計算稅」。半導體公司的利潤率可能很快就會超越網際網路公司的利潤率,這是一種新的現象。
這也解釋了為何每個軟體專業人士都應該持有 NVIDIA 股票的挑戰性論點,這並非作為一項投資,而是作為一種 風險對沖。一種對沖,以防範被取代您的 GPU 擠出價值鏈的風險。
泡沫何時爆破?觀察「50%」的採用率
這種情況還能持續多久?超級擴充廠商正在拼命壓縮 Opex,但到了某個時候,就再也無法壓縮了。下一步就是犧牲現金流,甚至舉債(就像甲骨文所做的)來取得運算。
這顯然是個泡沫,但歷史不會完美重演。目前,大多數行業的 AI 採用率都低於 10%。任何技術革命最快、最不穩定的階段,就是從 10% 的採用率攀升到 50% 的採用率。我們剛剛進入這個陡峭的上升階段。
2000 年 3 月網路泡沫爆破時,美國的網際網路滲透率約為 52%。當這輪企業採用 AI 的比例接近 50%,警鐘就會真正敲響。崩盤的觸發點甚至不需要需求逆轉,而只需要 需求成長放緩。當風險投資公司和超級運算公司看到代幣需求不再逐年成倍成長時,他們就會毫不留情地砍掉訂單。
結論:這不是經濟衰退。它是一次重估。
這讓我們回到我上一篇文章的中心論點。宏觀經濟的力量正在向每位專業人士提出一個殘酷而直接的問題:您對於公司的價值是否大於可以取代您的計算機的價值?
如果您的工作是由可重複、可預測的任務所組成,而這些任務可以從龐大的公共資料集中學習,那麼您就會與機器直接競爭。贏得這場競爭的唯一方法,就是提供計算無法提供的東西。
您可捍衛的護城河不再是您的執行技巧。它是您獨一無二的能力:綜合不同的經驗、建立深厚的人際信任、提出新穎的策略問題,以及產生真正的、非顯而易見的創造力。
這不是經濟衰退。這是人力資本的價值重估。而贏得勝利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一道機器無法跨越的護城河。
水星科技解決方案:加速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