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成本」創業公司的迷思與等價交換的真相

來自 "Fullmetal Alchemist" 的教訓

TL;DR:忘記從 「無本」("no-cost")創業公司中毫不費力地獲得高利潤被動收入的幻想。正如Fullmetal Alchemist中的 「等價交換 」原則所教導的,獲得任何東西都需要犧牲同等價值的東西 - 時間、聲譽、機會成本,即使不是直接的資本。在追求任何創業想法之前,請先以一份詳細的 36 個月預估損益表(收入、COGS、OpEx)來嚴格評估其可行性,並仔細檢查所有的假設。雖然預測總是不完美的,但這個規劃過程對於了解潛在結果、管理現金流以及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做出明智決策是非常重要的。

讓我們來談談一個常見的創業幻想。大約三年前,一位年輕、充滿魅力的 KOL(姑且稱他為 U 先生)來找我,請我提供創業建議。「有沒有什麼東西,」他問,「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卻能每月創造 HK$500,000 的純利?」

我不由得笑了笑。我給了他三個「解決方案」:

  1. 「當然,甚至每月五千萬港元都有可能 - 我可以每月為你燒香供奉」。
  2. "如果您有 2 億港元現金,請將其存入定期存款。每月 50 萬港元的利息絕對可以達到"。
  3. 「或者......你可以建立一個有持續收入來源的正當業務」。

他在尋找捷徑,尋找不勞而獲的方法。這讓我想起一個許多人可能都知道的故事中的核心原則...

等價交換:煉金術與商業的第一定律

「人類若不先付出回報,就無法獲得任何東西。要獲得,就必須失去同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煉金術的第一條等值變化定律。  

漫畫 Fullmetal Alchemist 的粉絲一定會認出這個中心主題。整個故事都圍繞著這個原則以及嘗試違背它的後果。老實說,它適用於商業世界,就像它適用於煉金術一樣。

揭開「無本」創業的神秘面紗

您會在網路上看到無數文章宣揚「無本」(no-cost)的創業想法。但如果您仔細觀察,「無成本」幾乎永遠都只是指沒有前期資本投資。它輕易忽略了其他必要的投入和犧牲:

  • 技術:您有必要的工具或平台嗎?
  • 才能:您是否具備所需的技能,或者您能否吸引具備這些技能的人?
  • 營運能力:您是否能持續提供產品或服務?
  • 辦公室/設備:即使是虛擬企業也需要基礎設施。
  • 信譽/人脈:您是否利用現有的信譽或人脈?
  • 時間與機會成本:這是最大的成本。如果您開設部落格或 YouTube 頻道,您的 「成本 」至少是您可以在其他地方賺取的薪水。如果您從事 MLM 式的事業,「成本」通常是您的個人聲譽和人際關係。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等價交換始終適用。

規劃現實:備考損益表

U 先生繼續追問。"好吧,認真點。我有一百萬的預算。我能做什麼?"

我的回答是"好吧,讓我們來規劃一下。讓我們來建立一份 Pro Forma 財務報表,特別是預估損益表,看看這個想法是否真的可行。它是否值得我為之付出一生?

每當我評估一家新企業、合資企業(JV)或潛在的併購(M&A)時,我總是製作一份詳細的36個月預測收益表。以下是明細表:

  1. 收入:這不是猜測。收入 = 價格 x 數量。您需要定義:
    • 您的定價模式和實際價位。
    • 隨時間推移的預計客戶數量。
    • 預期客戶保留率。
    • 每個因素的每月實際成長率。
    • 財務上:不要依賴模糊的直覺,例如「我預計今年有 500 萬,成長率為 50%,那麼明年就有 750 萬」。根據合理的假設,從基礎開始建立。
  2. Cost of Goods Sold (COGS):這些是生產或提供產品/服務所產生的直接成本。從營收減去 COGS,就得到毛利/毛利率。
    • 對於貿易業務而言,主要是商品的採購成本。
    • 對我的軟體業務而言,COGS 很少 - 大多數只是伺服器成本,例如 Google Cloud 費用。這就是為什麼軟體經常擁有高毛利率 (95% 以上)。
  3. 營運成本 (OpEx):這些是經營業務所需的持續開支。對於 Mercury 而言,這包括租金、水電費、網路費、薪資(可能包括您自己的薪資!)、會計/法律費用、行銷、辦公用品等。

淨現金流量 = 每月 (收入 - COGS - 營業支出)

由此產生的現金流是您企業的真正命脈和 「本」("capital")。當您計入所有成本,包括您自己的合理薪資時,您會很快意識到產生足夠的營收是多麼的重要。

預測的必要性(和失敗性

建立這些預測時:

  • 詳細列出每一項假設:不要只顯示一張數字表。列出 每項假設(增長率、定價、招募時間表、成本預估)和使用的公式。
  • 啟用敏感度分析:建立您的模型,讓您可以輕鬆調整變數。如果客戶獲取速度較慢怎麼辦?如果您需要更早招聘人員呢?如果成本增加會怎樣?這可幫助您瞭解潛在的結果範圍(最佳情況、預期情況、最壞情況),並準備應變措施。

現在,我們要說的是硬道理:除非您擁有神一般的遠見,否則您的預測將是 100% 錯誤的。財務預測和商業計劃一樣,都是對無法預測的未來的猜測。這就是創業的本質。沒有完美的答案。您必須接受不確定性(「把不確定性當饅頭來吃,當枕頭來睡」--把不確定性當麵包吃,當枕頭來睡),而且重要的是,每月將實際結果與您的預測進行比較,然後相應調整您的策略。

基於此,我自己的操作原則傾向於:

  1. 盡可能避免借錢。
  2. 狠狠壓低營運成本(如第三部分所述,需要強烈的自律性)。
  3. 準備好調整收入策略(例如:改變定價、針對不同的客群)。
  4. 不斷尋求優化 COGS(例如,與 Google 等供應商磋商更優惠的價格)。

那麼,U 先生的被動收入夢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當我們建立收入報表時,即使是最樂觀的情況也顯示每月收入遠遠低於港幣 50 萬元的目標。這些數字並不支持我們的雄心,所以我們明智地放棄了這個想法(「不了了之喇」)。

無本創業?由鋼之鍊金術師眼光去看生意

話說三年前有一位又瘦又靚仔嘅KOL - U先生同我吹生意經。「有冇嘢可以每個月唔使做但係有500,000純利?」U先生問我。我笑住俾咗3個方案: 「1. 每個月5,000萬都得,我每個月準時燒俾你。」 「2. 你有2億Cash,做定期,一個月50萬利息一定有。」 「3. 正正經經做一啲有sustainable income 嘅生意。」

=======

「人不付出犧牲,就無法得到任何回報。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同等的代價。那就是鍊金術中所說的,等價交換的原則。」 等價交換,這是漫畫鋼之鍊金術師中貫徹始終的原則;正確一點來說,整個故事的進程,就是等價交換的原則和其挑戰者的角力。

=======

其之四「無本」 創業需要甚麼?

  • 資本
  • 技術
  • 人才
  • 營運能力
  • 辨工室/ 設備
  • 名氣

網上有很多文章提出了不少「無本」創業的方案;如果細心看哪些文章,他們指的「本」只是指資金。如果計上機會成本,去做Blogger/ Youtuber 就最少要把自己的薪水賺回來。如果是做傳銷式的創業,你要付出的就是自己的名氣。

=======

「正經啲,我得1M budget;有咩可以做?」U先生再問多次。 「咁我哋不如做一個Pro Forma Financial Statement 去計生意到底能不能做?值不值得花我一世去做?」

每一次創業,JV/ M&A,我都會做一個36個月的Income Statement。 Income Statement分三部份

  • 營收(revenue):revenue 就是Price x Quantity:收費方式、價格、幾個客戶、留存率多少、⋯⋯等,然後仔細想一下每個月時各個成長率會是多少,用這些來產生營收預期數字,不要用直覺去做「我預估今年五百萬,用 50% 成長,所以明年七百五十萬。」
  • 銷貨成本(COGS(cost of good sold):COGS 基本上就是為了推出這產品/ 服務的直接成本,好用來算出你的 gross margin(毛利)會是多少。如果以做貿易/ 賣貨;就是入貨價。如果以我做軟件為例: 其實沒有太多 COGS, 大部分都只有 Google Cloud的費用,因此常常可以 gross margin 有 95% 以上。
  • 營運成本 (operating cost): 就是要經營公司下去所需要產生的費用。對於我來說,基本上就是租辦公室的費用、水電,網路、人工、會計師或律師的費用、Marketing、辦公室雜項支出⋯⋯等。

簡單來說:純現金流 = 每月(營收 - 銷貨成本 - 營運成本) 現金流就是你的「本」;如果你把自己的人工也算進去,你會發現revenue 是非常重要。

製作這份報表時, 每個 assumption 都列得清清楚楚的,並且把公式都列好,不要只給一個表格和數字。因為你會想要去自己調整看看,比如把你的客戶數調降一點、人工調整一下… 等,好讓自己心裡有個底知道即使不如預期營收發展,大概公司的狀況會是怎樣。甚至你也可以自己做一點 sensitivity analysis,列出發展很好、發展如預期、發展不佳時的各種狀況。越清楚越詳細,對自己也越好。

另外除非你有天才般的預知力、預估的意思就是,它 100% 是錯的。財務預估很重要,但就像Business Plan一樣,但和任何針對未來預估的本質就是,它一定是錯的。也像所有跟創業有關的東西一樣,沒有正確答案給你去尋找,創業家必須把不確定性當饅頭來吃,當枕頭來睡。然後每個月把Actual 去比較,再造調整。我自己的營運方針是:

  1. 不借錢
  2. 把營運成本壓至最低 (所以其之三的自我約束力是必須的)
  3. 調整Revenue 的策略(例如價格上漲)
  4. 每月改善COGS (例如和Google 講價)

最後:U先生的生意呢?做Income Statement 時,在最理想情況之下;每月Revenue 都不夠500K, 所以就不了了之喇。

永續成功沒有捷徑。擁抱等價交換原則:準備好大量投資 - 無論是資金、時間、精力或聲譽 - 並使用財務預測等工具進行嚴格規劃。這樣才能從夢想走向實現。現實地計劃。


「無成本」創業公司的迷思與等價交換的真相
James Huang 2021年11月30日
分享這個貼文
選擇您的船員:為什麼你的第一個商業夥伴可以決定你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