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炒作火車正在軌道上咆哮,每個人都期待著生產力的飆升。但請稍安勿躁!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消費的爆炸,而不是生產。而且這不僅是 目前的消費,而是 預期未來的消費。 投資者正在押注未來幾年會有多少資金投入人工智能。
您可以這樣想:目前的人工智慧熱潮與網際網路早期的情況類似。每個人都投入資金建立網站和基礎建設,但並不清楚這些資金如何轉化為利潤。
那麼,究竟是誰從這場人工智能淘金熱中獲益?
現在,為這個新淘金熱潮提供鏟子和鏟子的公司 - 硬體和能源供應商。 思考 Nvidia 和 TSMC。 他們提供強大的晶片和資源,以訓練這些龐大的 AI 模型。
台積電不是在開發 AI,而是在製造 AI 的工具。這就像教科書出版商從強制教育中獲利一樣。無論這些教科書在 18 年後創造出的是天才還是土豆,對他們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 他們現在就在賺錢。
實際上的 AI 公司呢?
以 Deepseek 為例。他們將其 AI 模型開放源碼。對於程式設計師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對其進行修補、在其基礎上進行創建,並創建新的應用程式。
但對一般人來說呢?技術細節並不重要。這就像看幾段 YouTube 影片就想了解基因工程一樣。
主要的啟示是:Deepseek 的開放源碼模式和高效的硬體使用,正在降低人工智能開發的成本。這意味著投資人現在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東西。
您可能會認為這是人工智慧光明未來的必然跡象。你是對的。 但這並不會自動轉化為經濟的蓬勃發展。 為什麼呢?因為經濟成長有賴於消費。 AI 的經濟價值最終取決於它創造了多少消費。
想像一下:您習慣花 6 美元買 6 個雞蛋。突然間,一個新的農場出現了,並且以 1 美元的價格出售雞蛋。您吃的雞蛋數量還是一樣,但是雞蛋的整體市場卻縮小了。這就是人工智能正在發生的事情。 開發人工智能的「成本」正在降低。這並不意味著人工智能毫無用處,但卻意味著最初對於消費驅動的大規模繁榮的預期可能會有所收斂。
這裡有另一個想法:想像一下,有人發明了一台使用動物大腦作為 CPU 的機器。 突然間,貓為我們的電腦提供動力,生物電腦成為常態。 無論人工智慧變得多麼先進,台積電的股價都會一落千丈。
我們無法預測科技的未來。還記得大家都說 3D 射擊遊戲是不可能的嗎?然後Doom出現了,並使用光線投射等巧妙的技巧來實現。
誰敢說不會出現比 Deepseek 更有效率的模式? 如果有人,無論是中國或梵蒂岡的團隊,開發出需要更少運算能力的人工智慧,台積電將感受到衝擊。
反過來說,如果出現了突破性的人工智慧,需要更多的運算能力呢?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人工智慧能夠開發出新的技術,並且需要大量的資源才能做到。 台積電的股價將會暴漲。
人工智能對消費的影響也不總是直接的。試想一下,如果人工智能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說服力,能讓數百萬人皈依佛門。 真正的贏家將會是佛像製造商! 或者一個 AI 能夠鼓勵人們多生孩子?嬰兒產品公司將會歡呼雀躍。
Deepseek 的成敗與大局幾乎無關。它只是漫長旅程中的一步。總會有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
AI 的格局在不斷變化。 重要的是了解驅動它的力量,並認識到淘金熱不僅僅是挖金子,而是誰在出售鑿子和鏟子,以及每個人認為這些金子在未來會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