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在更多的渠道上提供更多的內容是無情的需求,但傳統的工作流程已被打破。AI 無法取代您的內容團隊,但它將會且必須取代您過時的流程。停止追逐趨勢,透過改變您的策略開始提升效能:創造一個高價值的「核心資產」內容,然後使用 AI 作為力量倍增器,將它霧化、適應並散佈到您所有的通路。這就是如何在不犧牲品質的前提下,以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
我是 Mercury Technology Solutions 的執行長 James。
內容需求不會減緩。
您的團隊需要以更快的速度發佈內容、在多種不同的管道中調整您的訊息、針對每一個觀眾群發佈個人化的內容,而且還要達到您的績效目標。這感覺就像是一個不斷加速的內容跑步機。結果呢?職業倦怠感很高,而內容品質往往會因為趕不上速度而受到影響。
人們普遍擔心 AI 會取代內容行銷。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AI 不會取代您的內容團隊,但它會取代我們傳統的工作方式。您的團隊必須適應,才能以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而不會疲於奔命或降低品質。
這不是另一本追逐最新 AI 趨勢的指南。它是一本按照目前行銷實際運作方式重建內容流程的指南。這本指南是關於利用您已有的策略和工具,來擴展能發揮效果的內容。
為什麼傳統的內容工作流程已經過時?
多年來,內容行銷流程一直是線性、流水線式的工作流程: 閱讀 → 研究 → 撰寫 → 編輯 → 發表 → 推廣
您會想出一個部落格主題,花費數小時進行研究和撰寫,然後發表在您的網站上,再將連結分享到社群媒體上。基於幾個主要原因,這種模式在現今的多渠道世界中已被徹底打破:
- 速度太慢:此流程旨在創造單一資產。發表一篇部落格文章可能需要數天或數週的時間,而需求卻是每日、頻道原生的內容。
- 效率低:它將每篇內容都視為全新的專案,每次都要從頭開始,浪費資源。
- 不具適應性:一篇 2,000 字的部落格文章無法很好地轉換成 LinkedIn 帖子、Twitter 線程或 TikTok 視訊腳本。當您手動重新利用它時,時機已經過去了。
這種過時的工作流程是壓力和倦怠的根源。解決方案不是更努力地工作,而是從根本改變系統,讓工作更聰明。
新遊戲手冊:AI 時代的可擴充內容引擎
您創造單一、高價值的「核心資產」,然後運用 AI 作為力量倍增器,將其霧化並大規模分發。
步驟 1:從「核心資產」而非關鍵字開始
這個新工作流程的基礎不是一長串的關鍵字,而是單一的 核心資產內容。這是一個高努力、高價值的內容,包含您品牌獨特的見解、資料和專業知識。它是真理的源泉,其他一切都將從它而來。
核心資產可以是:
- 專屬研究報告,包含業界調查的原始資料。
- 由您的內部專家和高知名度嘉賓主持的深入探討網路研討會。
- 全面的客戶案例研究,以真實的指標敘述有力的故事。
- 獨特的框架或方法,將您的品牌觀點編成法典。
這項資產是您的人力團隊應該集中大部分創意能量的地方。這是 AI 無法複製的策略性工作 - 思想領導、資料分析、說故事。
步驟 2:使用 AI 將核心資產原子化
一旦您的核心資產完成,您就可以使用 AI 工具將它「原子化」,在幾分鐘內,而不是幾天內,將它分解成數十個較小的、針對特定通路的內容片段。
將您的網路研討會記錄、研究報告或案例研究,透過簡單的提示餵給 AI 模型:
- 「將本報告的主要發現轉換成 10 個 LinkedIn 旋轉盤」。
- 「根據這項研究中最令人驚訝的統計數據,創建一個由 5 個部分組成的 Twitter 線程」。
- 「撰寫三種不同的電子報樣式,總結這次網路研討會的主要心得」。
- 「產生 60 秒 TikTok 影片的腳本,解釋此架構的核心概念」。
- 「找出本案例研究回答的十大問題,並將其轉換成我們網站的常見問題部分」。
突然間,一則高成效的內容變成了一個月的多管道行銷資產。您解決了速度與數量的問題,卻沒有犧牲原始洞察力的品質。
步驟 3:讓 AI 處理個人化工作
下一個挑戰是針對不同的受眾調整這些內容。AI 在這方面表現優異。您可以使用單一的原子化資產,例如 LinkedIn 發佈的文章,並使用 AI 為不同的族群量身打造。
- "為 C 級主管的目標受眾重寫這篇 LinkedIn 帖子。使語氣更加正式,並將重點放在策略性業務成果上。"
- "針對技術讀者修改本文章。增加更多關於具體實作的細節"。
- 「將此文章翻譯成西班牙文和韓文,確保語氣保持專業」。
這可讓您的團隊在規模上達到以前不可能達到的個人化水準。
步驟 4:讓您的團隊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透過自動化重複性的再利用與適應工作,這個新的工作流程可以釋放您的人力資源,讓他們專注於人工智能無法完成的高影響力活動:
- 策略與規劃:找出下一個核心資產,並界定策略目標。
- 原始研究與資料分析:創造獨特的洞察力,為整個引擎提供動力。
- 社群參與:在社交平台上與您的受眾培養真正的對話。
- 創意方向:確保品牌的聲音和觀點保持一致且引人注目。
- 績效分析:深入挖掘資料,以瞭解哪些方面行之有效,並為下一步的策略行動提供資訊。
結論:這是新的工作流程,而非新趨勢
AI 並不是一個可以解決所有內容問題的神奇按鈕。單純使用 AI 製造更多低品質的部落格文章,只是加速失敗的方法。
真正的機會在於使用 AI 來重新設計整個內容作業系統。透過轉換為樞紐-輻射模式,您可以創造一個可持續且可擴充的引擎,讓您的團隊以更少的努力,在更多的通路上產生品質更高、表現更佳的內容。
這並不是要追逐最新的技術。而是針對當今內容行銷的運作方式,建立更聰明、更有彈性的流程。停止在跑步機上跑步。開始打造您的引擎。